副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正文
陈红伟
发布时间: 2020-10-24 15:40  作者:本站编辑   编辑:   审核: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陈红伟

系 所:药学系

职 称:副教授

电子邮箱:chw80926@126.com;dyxchw@swu.edu.cn

讲授课程:本科课程:《兽医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动物药学导论》等。

研究生课程:《高级兽医药理学》,《高级药剂学》。

个人简介

陈红伟,男,四川宜宾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西南大学动物药学专业负责人,西南大学医学研究院免疫研究中心抗感染天然免疫团队负责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高级会员,重庆市荣昌区科技特派员,重庆市荣昌区科技库专家。主要从事抗感染免疫与新兽药研发。先后主持了重庆市基础与前沿技术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业务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主研了国家自然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tific Reports》、《Microbial Pathogene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ptide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中国兽医学报》等A类刊物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以第一发明人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3个,其中一个已独占许可转让。副主编 《兽医药理学》教材一部。曾获西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等称号。2016年荣获“大北农青年学者”优秀论文提名奖。

教育经历

1999.9–2003.7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农学学士

2003.9–2006.7 四川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专业,农学硕士

2010.9–2013.12 四川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专业,农学博士

2016.9-2017.8 荷兰Utrecht University兽医学院分子宿主防御课题组,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6-2008年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助教;

2008-2014年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讲师;

2014-2017年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2017-2020年7月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

2020年7月至今 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抗感染免疫与新兽药研发,目前专注于抗细菌生物被膜活性物(如宿主防御肽、天然产物等)的筛选与作用机制研究及其相关新药开发。

科研项目

纵向:

1.《基于多组学探索环肽CRAMP清除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的分子机制》(中央高校基本业务基金重点项目,XDJK2019B040,主持)

2.《抗微生物肽CRAMP对P.aeruginosa成熟生物膜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项目,cstc2018jcyjAX0466,主持)

3.《鸡源抗微生物肽对p.aeruginosa生物膜及其毒力因子的抑制作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XDJK2017D079,主持)

4.《圆小囊抗菌肽RSRAH重组表达体系的建立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研究》(中央高校基本业务基金重点项目,XDJK2016B010,主持)

5.《四君子汤对家兔圆小囊抗菌肽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2jjA80013,主持)

6.《白术多糖对家兔圆小囊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中央高校基本业务基金,XDJK2012C099,主持)

7.《兔抗菌肽RSRAH重组表达体系的建立及其抗感染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基金(含引进人才计划)项目计划,SWU114026,主持)

8.《acrAB-tolC基因在大肠埃希菌对消毒剂苯扎溴铵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交叉耐药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2483,主研)

9.《中兽药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40,主研)

10.《多重耐药菌喹诺酮类药物外排抑制剂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兽用制剂的研制》(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cstc2011AB1026,主研)

横向:

1. 兽用免疫增强颗粒剂药效学研究;

2. 防己黄芪口服液临床试验研究;

3. 新型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制剂的开发。

代表成果

代表著作

副主编.《兽医药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北碚,2017.

参编.2011-2018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类):考点解析及考前冲刺练习题[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代表论文

[1] Xu D, Zhang Y, Cheng P, Wang Y, Li X, Wang Z, Yi H, Chen H*. Inhibitory effect of a novel chicken-derived anti-biofilm peptide on P. aeruginosa biofilms and virulence factors. Microb Pathog (IF=2.91). 2020 Sep 22;149:104514.doi: 10.1016/j.micpath.2020.104514 (Corresponding Author)

[2] Peng Cheng,Tao Feng,Yang Zhang,Xiaofen Li ,Lan Tian,Junwei Wu ,Fangjun Cheng,Xing He,Guihua Fu,Liming Zheng,Hongwei Chen*.Comparative Pharmacokinetics Studies of Cefquinome in Ducklings and Goslings. 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 (IF=1.07). 2020 ,81(11) (Corresponding Author)

[3] Fu G, Zhang Y, Li Y, He X, Li X, Cheng P, Chen H*.The Effect of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Polysaccharides on Rabbit’s Host Defense Peptide (RSRAH) mRNA Expression. INT J PEPT RES THER (IF=1.50).2019,doi:10.1007/s10989-019-09988-z (Corresponding Author)

[4] Hongwei Chen, Richard W. Wubbolts, Henk P. Haagsman,Edwin J. A. Veldhuizen*, Inhibition and Eradic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s by Host Defence Peptides,Scientific reports (IF=4.12), 2018 Jul 11;8(1):10446.doi: 10.1038/s41598-018-28842-8.

[5] Hongwei Chen*,Junwei Wu,Yidong Wang,Xiang Yu,Tao Feng,Depeng Dai,Mengling Xiang,Lijuan Chen, Rabbit’s Host Defense Peptide (RSRAH) Protects Mice from Escherichia coli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ptide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 (IF=1.22),2018,doi.org/10.1007/s10989-018

-9694-9 (Corresponding Author)

[6] Hongwei Chen*,Yinglun Li,Junwei Wu, Juan Liu, Qingzhou Huang,Shuyong Wei,Guangwei Zhao, Zhiqiang Zhang,Ling Hua,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Antimicrobial Protein from the Rabbit Sacculus Rotundus and its Effect on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 M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ptide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 (IF=1.13), 2015, 21.4: 443-450 (Corresponding Author)

[7] Zhang Y, He X, Cheng P , Li X, Wang S, Xiong J, Li H, Wang Z, Yi H, Liu J, Chen H*.Effects of a novelanti-biofilm peptide CRAMP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on the form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s. Microb Pathog (IF=2.91). (Accepted) (Corresponding Author)

[8] 张阳,程鹏,李晓芬,陈红伟*.抗生物膜肽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0,1-8[2020-10-19].

http://doi-org-s.sangfor.vpn. (通讯作者)

[9] 何星,李英伦,陈红伟*,等.四君子散对断奶仔兔宿主防御肽RSRAH 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兽医杂志.2019,55(11):60-63. (通讯作者)

[10] 李晓芬,王毅东,陈红伟*,等.兔宿主防御肽RSRAH的稳定性和抗感染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 2018(11):39-42. (通讯作者)

[11] 冯韬,何玉张,陈红伟*,等. 6味中药提取物对金葡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J].中国兽医杂志,2017(1):16-19.(通讯作者)

[12] 陈红伟*,李巧玲,李乔,等. “乳头孔给药型”中药软膏剂的制备工艺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3):20-24.

[13] 陈红伟*,何俭,黄庆洲,等.不同工艺制备的白术多糖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 (1):060-064.

[14] 陈红伟*,李英伦,刘娟,等.抗菌肽的临床应用与内源性表达调控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 2014(4):25-29.

[15] 陈红伟, 李英伦,吴俊伟,等.头孢噻呋钠混悬注射液在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兽医学报,2014,34 (2) :275-278.

[16] 陈红伟,钟文杰,李英伦,等.兔抗菌组蛋白对小白鼠生长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4,34(05):798-803.

授权发明专利:

1. 第一发明人.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201310124826.4)(已独占许可转让)

2. 第一发明人.四君子散在制备提高家兔免疫性能的药物中的应用(201410224608.2)

3. 第一发明人.抗微生物肽CRAMP及其环肽在制备抗细菌生物膜的药物中的应用(201810701474.7)

主要奖励

2010-2018年西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西南大学优秀班主任、西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西南大学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等;

2016年“大北农青年学者”优秀论文提名奖。